越來越多的媽咪意識到保險的重要作用,為寶寶購買保險也正逐漸成為一種時尚的家庭理財方式和投資方式。然而面對品種各異、種類繁多的保險產品,我們該如何為家里的小成員選擇保險、分擔家庭的后顧之憂呢?
選擇兒童保險的“三大紀律”
1.用于購買保險的支出=家庭總收入X10%-20%
據有關專家介紹,在發(fā)達國家保費支出一般占年收入總額的30%左右。根據我國的國情,保費支出可以占收入總額的10%-20%、保險金額是年收入的5-10倍為宜。少兒時期購買保險產品一般來說比成年后購買要便宜,而且也是一種比較經濟的作法,寶寶從很小的時候就可以得到保險的保障。
根據家庭收入的高低,媽咪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保險,低收入的家庭可以考慮低保費、高保障的人身險種,高收入的家庭除此之外還可以購買一些身故保障和生存保障并重的兩全保險,或者分紅型的產品。隨著我國保險業(yè)的發(fā)展,保險產品會越來越豐富,可供選擇的產品也會越來越多。
但要注意買保險也像買其他的商品一樣,未必做到一步到位,如果你感到支出壓力過大,可以先購買最需要的險種,以后再分次購買其他的險種。
2.保障第一收益第二
買保險應先考慮孩子的成長與健康,投資與分紅并不是主要的目的,保障第一收益第二是最重要的原則。有的父母在購買保險時經常走入誤區(qū),好像買保險就要為孩子一輩子考慮,據調查有相當多的父母為孩子投保養(yǎng)老保險。當然,如果經濟條件允許,購買的險種越多保障相對就越全面,但如果資金有限,我們建議應最先考慮孩子的健康和成長的保障問題。例如現在市場上流行投資類產品,保險代理人大多會鼓勵投保人嘗試,但我們最好從保障第一收益第二的角度來考慮如何安排自己的保險計劃,首先考慮保障,然后才是投資回報,而且要把全家的保險計劃統一考慮和安排,避免保單之間交叉重復,讓有限的資金發(fā)揮最大的作用。